最近友人問:孩子何時學作文最好?是啊?作文何時寫是佳時機,幾經細想,還真找不到答案?直到去年去為新住民輔導中文,才發現作文不就一直在人們的身邊嗎?只是我們都沒發現而已!這又是什麼樣的詮釋,且就來聽聽怎麼說?
當時我輔導的是二位越籍高中生和小五學生,高中生略懂國語注音,小五呢?已有三、四年級的國文程度,試想這倆程度的差異要如何教呢?後來我發現高中生,若以越語角度來看,那麼他就有高中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;小五呢?雖然國文程度較好,但是思維和思考能力較弱。因此我就向小五說明字、詞、句的意思,再請高中生唸出中文的字、詞、句,另外我也用圖片和影片,請高中生看了之後,再用越語告訴小五其中的涵義。這樣我就發現,國文和作文是不一樣的領域了。
我們再想想,當小孩會拿筆塗鴨,若我們問他什麼意思時,小孩卻能呀呀的講出一番解釋,這不就是開始有了思考了嗎?甚至當嬰兒餓了,就思考以哭來告訴我們,也只有親近的人,才能了解他哭的含義,不是嗎?
因此作文,只是不過將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有系統、有組織的整合而已!事實上,作文也不是僅用寫來表達,我們還可用口才來表達呢?若能細分兩者之間些微的差異,那麼透過嘴巴來說出來演講,也是一種思維和思考的訓練呢?
最後,我要提醒大家,台灣學生為什麼英語花了這多的心思學習,為何還是無法口語化呢?原因一是沒有給學生思考;二是加諸許多框框,如未講之前套上音標、文法、句型…等等,試想尚未學之前就要記這麼多的框框?家長們,要是你們會學嗎?想想作文學習何嘗不是如此?這是誰要求而來的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